杭州骨科術后康復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你了解多少?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功能練習是運動康復中較為困難,周期較長,且痛苦較大的一類康復癥狀。雖然關節粘連的發生部位會有所不同,但其康復練習方法類似、指導練習的原則相同,因此不同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都可參考本文了解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
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長期關節活動度受限后,不僅會導致關節腔內產生粘連,我們的關節的相應組織(如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等)在長期得不到充分的活動牽伸后,也會發生攣縮(功能組織的長度變短、延展性下降),從而使關節活動度進一步收到限制,并且容易導致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危害極大。因此,術后很長一段時期必須通過長期針對性的功能練習,牽拉伸展相應的功能組織,使其能夠逐漸延長,最后逐漸獲得良好及靈活的關節活動。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一、關注個體差異性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由于病人個體的差異性,其功能練習的進度是難以明確制定的。原因眾多,主要根據粘連的部位不同,程度不同,術中松解推拿達到的角度不同,術后的臨床表現(發熱、引流量等)不同。因此無法規定練習的進度,只能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隨時調整練習,因此康復期間,一邊評估一邊進行康復訓練,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二、注重早期康復
病人在進行關節粘連松解術后,為避免關節組織再次粘連,應盡早開始功能練習。一般在引流拔除(視術后組織液引流量,約2~3天拔除)前,最快術后2天左右即可開始進行被動活動練習。此外在避免再次粘連的同時,康復期間也可將關節內的積血擠出,防止機化。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三、隨時觀察組織情況
康復練習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受牽拉部位組織的張力。如局部發硬,腫痛明顯,則應暫時適當減少活動度練習的量,增加冰敷的次數及加強等長肌力練習(即繃勁練習),并及時由康復醫生再次評估,根據情況調整康復練習計劃。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四:持續牽伸的原則
關節活動度的練習以持續牽伸為主要方法。如有必要時,應由醫生進行被動推拿(不可盲目追求角度,否則可能有危險或引發骨化性肌炎)。練習中應在可耐受疼痛的角度處盡可能地長時間保持,使組織在適當拉力下逐漸延長,不但可保證組織的安全性,同時可提高關節的靈活性。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五:功能練習生活化習慣化的原則
在日常生活中,應使我們的術后關節隨時處于盡可能大的屈曲或伸展位置,而應避免長時間處于“休息位”,靜態的關節擺放姿勢,不但影響功能練習的進度,且不利于關節靈活性的提高。即平時應采取屈曲至微痛、有牽拉感的位置保持;或盡可能大的伸展位置保持。在疲勞或無法繼續保持動作時,交換位置,以此往復進行。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原則六:平衡練習的原則
在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練習中,活動度練習應與肌力練習共同進行,否則肌力過弱時將會造成關節不穩,甚至導致新的損傷發生。關節的屈曲與伸展練習應共同練習,否則由于相應組織張力的不平衡,會產生新的活動度受限。
關節粘連松解術后康復練習中可能發生的狀況
1、被動活動時,可能會有粘連帶被拉斷時的細小斷裂聲,屬正常情況,無須過分擔心。
2、活動度練習中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練習結束后30分鐘內消退至原有程度,即為正常。
3、練習過程中會有“反復”。即在某一階段活動度會有退步,或進展停滯不前。只要調整練習的量和方法,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即可改善。
4、關節的腫脹會持續整個練習過程。直至關節活動度基本恢復正常,不再對組織進一步產生刺激時,才會逐漸消退。
5、早期練習后應及時冰敷,以避免腫脹;后期可在練習前給予熱敷,以使組織軟化,利于牽伸。練習后的熱敷有助于腫脹的消退,但必須在練習后至少4小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