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置換康復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誤區呢?
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針對關節問題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手術將特定材料的人工關節或者部分人工關節與人體受損的關節進行置換,達到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手術后的康復也很關鍵,那么,關節置換康復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誤區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關節置換康復方法有哪些?
1、功能鍛煉
如果患者在術后長期臥病在床,有可能出現組織粘連以及肌肉萎縮的情況,所以需要堅持功能鍛煉,比如進行屈伸運動,關節的活動度應該達到120度左右,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在鍛煉的過程中有疼痛感,患者需要堅持。
2、注意傷口
膝關節置換手術對于皮膚造成缺口,為了保持傷口的清潔衛生和干燥,患者應當穿干凈透氣的褲子,不能在傷口未愈合之前洗澡,不能劇烈運動,避免造成傷口出血。各位朋友需要密切關注傷口變化。
3、服用藥物
由于很多人在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后,出現身體腫脹或者靜脈回流不暢的情況,可以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比如活絡通或者活血顆粒。為了預防骨質疏松,應該補充鈣元素,服用鈣劑和維生素片。
4、定期檢查
每一個人在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后,都應該定期到醫院接受關節x光片檢查,醫生需要觀察假體是否出現移位、骨吸收或者磨損等情況,并且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二、關節置換康復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人工關節置換術后需要長期臥床。
現在,人工關節置換術后鼓勵患者盡可能地早下床活動。一般來說,只要患者體力情況允許,術后1至2天就可下床活動,并進行功能康復訓練。
當然,有些老年人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或翻修手術的患者,都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
誤區二:關節置換康復不重要
認為休息就能恢復,認為出院就可以不用做康復,但是關節置換早期康復不容忽視,要全面、系統的康復治療訓練。
關節置換是解決關節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術后可能產生一些后遺癥,比如腫脹、疼痛或者麻木,所以患者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項,聽取醫生指導盡早參加康復治療,能非常有效的解決晚期病痛,極大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醫院檢查康復效果,得到指導性建議。
以上就是關于關節置換康復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哪些誤區呢?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更多康復養老知識上杭州康養之家官網。